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灵丘县第五届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简介暨拟表彰文明家庭公示名单

    信息发布者:liujunde
    2019-01-21 21:18:24   转载

    微信截图_20190121212358.png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县委县政府,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决定近期在全县表彰灵丘县第五届道德模范暨文明村、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经基层单位推荐,组委会初选,评委会考察、评议,现对杜青叶等23名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拟表彰的文明村、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予以公示。

     

    一、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杜青叶 女,现年87岁。县农行原副行长,退休干部。她和丈夫刘愈都是上世纪30年代出生于黑龙河村,既是同村,又是同学,都是共产党员。俩人经历战争的洗礼,目睹了新中国的成立,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大发展。老两口一生勤俭节约,住的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的平房,虽几经修葺仍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屋内简单的几件家具已经有了年头。近几年,全县上下决战脱贫攻坚,她的老家黑龙河村在新一届村委班子的带领下苦干实干,一年一个样,让老两口萌生了将省吃俭用积攒下的积蓄支持家乡建设的念头。2013年老伴过世后,杜青叶老人一直践行两人未完成的心愿,2018年12月老人把老两口一生积攒下来的10万元积蓄捐给了家乡黑龙河村,用于家乡的扶贫和公益事业。老人一再表示,这么点小事你们千万不要宣传,我一生不图名利,正是这种思想情怀才有如此的奉献精神,德莫大焉。一时间,她的事迹传遍十里八乡,人人交口称赞。

           王小兰 女,现年34岁,原籍朔州人,现为黑龙河村村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种古老而坚定的承诺,也是人生爱情的执着与坚守。在灵丘县黑龙河村就有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事儿。提起王晓兰,黑龙河村没有一个人不知晓。2008年她与黑龙河村王玉良结婚,2010年生下儿子,生活平淡而幸福。但一场车祸导致丈夫下肢瘫痪,让这个原本美满的家庭遭遇不幸,陷入困境,生活的重担落在妻子王小兰稚嫩的肩上。丈夫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对此王小兰毫无怨言,一直悉心照顾,鼓励丈夫恢复生活的勇气。8年间,她风里来雨里去,既要照顾丈夫,又要抚育年幼的孩子,承担着家庭的重担。她对丈夫的不离不弃,对家庭的责任担当在邻里间传为佳话,村民都说这是一个难找的好媳妇。

           赵瑛 女,现年49岁,城镇二小教师。2013年11月10日上午,在沙咀小学担任生活教师的赵瑛在沙河槽附近捡到一个钱包,发现钱包里面存放黄金项链、黄金戒指、白金项链、镀金手链及三张银行卡、一张身份证和二百多元现金等物品。四下无人,且长时间并无失主认领。于是赶快电话告诉其弟,要求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寻找失主。随后,第一时间在贴吧刊登认领启示,希望能尽快通过网络寻找失主。几经周折,终于在11月15日联系到失主。失主激动地说:“真是没想到,赵大姐心这么好。那么贵重的东西,一点都没要,都还给我了”。失主为答谢赵瑛拿出一部分钱来感谢,被赵瑛谢绝。赵瑛同志的事迹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认为“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见钱眼开的社会,她就是大家学习的行为典范和道德楷模。”

           刘志文 女,现年30岁,城镇第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英语教研组组长。现任大同市文瑞娟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助理、四年级课研组顾问,灵丘县送教下乡指导教师。2012年,刘志文毕业之后来到石家田学校,学校离县城远,环境艰苦,学生底子薄,基础差。面对这样的现实,她没有退缩,一直坚持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尽最大努力和学生一起成长,她所带的最差班变成了全校第一名。生活中,她与学生是朋友,有时更像妈妈。她的班级中有一名被同学们叫做“三片嘴智障儿”,通过她耐心教导,变成了自信开朗的好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很快。正是因为她的勤奋、“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决心与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坚持,得到了学校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诚如一位学生家长所说“灵丘多几位这样的老师,是孩子们的福气”。工作之余,她勤奋苦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业务技能,如今她已经逐步成长为一名成熟型教师。先后获得了国家级课件大赛《unit 4 My Home》一等奖,国家级优质课大赛《Unit 2 What time is it ?》一等奖,国家级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她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默默践行着自己“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理念和志向,三尺讲台上的辛勤耕耘,收获着育人的硕果。

           杨迎九 男,现年46岁,东河南村村民,以跑出租车和送水为生。2016年7月,在他的倡议下,几位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发起并成立了灵丘县德贤传统文化爱心团。“悯弱救孤、扶贫济困”是德贤传统文化爱心团的宗旨。在他的带领下,爱心团的义工们逢难必帮,见困必救,尤其是对一些处于深度困境中的老、弱、病、残,更是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在杨迎九的倡议下,爱心团还建立了覆盖全县的爱心衣物捐赠点,并在偏远山区建立了数个旧衣物发放点,保证了捐赠衣物及时发放到贫困群众的手中。随着爱心团队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影响,多次聘请有关专家宣讲慈孝文化,以文化人。四年来,他带领德贤团队,深入50多个偏远山村,对800多户贫困户、贫困孤寡老人送去了钱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组织大型公益活动10多场,收到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在全县享有良好的口碑。

           董文权 男,现年35岁,现任武灵镇卫生院院长。他从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就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一直不忘初心,牢记医者使命。平日里,患者的需要就是命令,不管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只要一个电话,董文权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群众大多数居住山区,就医不便,有的甚至翻山越岭走几十里路才能赶到卫生院,所以他时刻准备着,全天24小时待命,哪里需要服务,就赶到哪里。走路或开车到村民家里出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有时车走不了,还得步行,但他从来没有失信于患者。董文权不仅医术精湛,他还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不愿让患者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每次诊治患者,他都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因病施治,设计最佳治疗方案,能够通过口服药治愈的绝不给患者打针;普通药能治愈的绝不开高价特效药;能去门诊治愈的绝不让患者住院治疗,尽最大努力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走进他的诊室,映入眼帘的一面面锦旗,就是对一名基层乡镇医生最好的褒奖。多少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全力奉献,不求回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骄人业绩,展示了新时期一名医务工作者的风采。

           齐进军 男,现年43岁,黑龙河村村民。每当他看到留守儿童无人照看,他心里总是酸酸的。为了让孩子们能享受到校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他在网上四处寻人来帮助孩子们时,了解到一个公益团队能帮助孩子们,毅然地加入平型关义工联。从2013年至今,他帮助水泉村贫困学生胡小雨就读银厂小学,每年资助600元助学金,帮助他实现求学梦。他不仅关心留守儿童,而且关爱孤寡老人。2015年10月,他帮助走失11年的山东智障老人吕秀菊寻找到亲人,吕秀菊远在山东的亲人赶赴灵丘时,突然而至的亲人一下激活了吕秀菊的记忆,亲人团聚时相拥而泣的场景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同年7月,他还帮助105岁的抗战老兵曹挺明回乡祭祖。从加入平型关义工联至今,共提供免费车辆参与家访30多次,同时,他还带动一些热爱公益的朋友加入到义工联组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是他的信念。他还动员妻子和弟弟积极参加义工活动,成为“义工之家”。2014年他被评为最美义工;2015年,他被选为义工联理事;2017年被选为义工联副会长。

           张建东 男,现年43岁,柳科中心校伊家店教学点教师。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山区教育事业。五年的中学教学经历,他发现一些学生虽然上了初中,但基础特别差。他给学生开过小灶,想过办法,尝试过好多方法,收效甚微。初一下半学期一些学生开始辍学,到了初三辍学的达一半以上。他虽然付出了汗水,但收获的却不是自己的预想;燃烧了青春,但收获的却不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辉煌。面对现实的教学生活,他毅然离开中学,选择了偏远的刁泉小学。他要用自己的辛劳,为山里的孩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刁泉因为下大雪,一个月回不了家。来回学校的半路上,遇到雨夹雪的时候,更是让人一筹莫展。但为了山区教育事业,他毫无怨言,忠于职守。2009年9月,他又来到了伊家店小学。为了营造好的教学环境,美化校园,他亲自动手,逐年绿化,终于把河滩变成了学生休闲玩耍的美丽花园。他扎根山区教育,把青春和岁月化作滴滴雨露,浇灌幼苗茁壮成长。现在,他所教的孩子们,基础知识扎实,好多已升入初中、高中,没有一个辍学学生。

           王隆菊 女,现年47岁,贵州省大方县乐丰村人,1997年嫁到婆家下野窝村,就一直和公婆同吃同住,共同生活在一起,从来没分过家,更没拌过嘴。公婆身体一直不好,常年患病,多年来她像亲生女儿一样悉心照顾公公婆婆。2012年在婆婆病危的日子里,王隆菊每天给婆婆端水喂饭,接屎接尿。担心婆婆长时间卧床长褥疮,她坚持每天用热毛巾为婆婆擦身,擦完后把婆婆扶起来靠在自己身上坐一会儿,然后又要用尽力气小心翼翼地放下去,这样要重复好多次。婆婆去世后,王隆菊继续承担起了照顾公公的担子,不论再忙再累,她每顿饭第一碗总是端给公公。做饭总是依着老人的口味,烧得软烂可口。王隆菊不仅是一个好媳妇,还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对待丈夫,更是无微不至。母贤子孝,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她的两个子女,对长辈都很有孝心,对小朋友都很有爱心,对贫困者都很有同情心,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儿子已经读大学,女儿也在灵丘一中读高三,成绩名列年级前茅。

           郭卫兴 男,现年61岁,下关乡谢子坪村人。从1978年起担任谢子坪村赤脚医生,已经40多年。40年来,他的足迹遍及谢子坪村、西湾和刘家坟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郭卫兴最挂心的,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他立即上门诊治,或者用摩托车带着患者去乡卫生院进行医疗。有时碰到疑难杂症他无法救治,就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乡卫生院或县医院。无论三更半夜,下雨下雪,只要有人看病,郭卫兴从不推辞。有时候走着,有时候跑着,一夜出去两三趟是常事。在工作中,他还把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比如李小狗、刘海狗两位五保老人,长年无人照顾,连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郭卫兴就定期免费送医送药上门,长达5年之久,从无怨言。他将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卫生医疗事业。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农村,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巩固了山区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徐根桃 女,现年61岁,沙咀村村民。2011年3月丈夫突发脑溢血,不省人事,经医院开颅手术诊治,虽保住了命,但却全身瘫痪。丈夫一度想轻生自杀。面对这种情况,徐根桃一方面开导丈夫,要坚持活下去,另一方面精心服侍,一日三餐,喂水喂饭,接屎接尿,定时翻身,以防褥疮。又请了针灸大夫,扎了半年针,她丈夫的右侧才逐渐有了知觉,慢慢能够仰坐了,病情渐渐稳定下来。她在照顾丈夫的空闲时间,给别人洗衣服,育些秧苗,种些菜,挣个零花钱,支撑着这个家庭,让丈夫放心,过平安的生活。她长年伺候带病的丈夫,勤勤恳恳的持家,受到了村民的夸奖。

           王大林 女,现年50岁,麻嘴村村民。她与丈夫结婚后,育有一双儿女,通过辛勤劳动,盖起新房,虽然欠了些外债,生活倒也过得平淡而幸福。2012年,丈夫突然感觉头晕,伴随浑身抽搐。经检查确诊为小脑萎缩。不到一年的时间,丈夫的手脚完全失去知觉,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王大林每天给丈夫喂水喂饭、擦洗身子、换洗衣物。每隔一段时间为他翻翻身,扶他坐一坐,帮助大小便。每次为丈夫翻身,她都要出一身汗。八年来,她悉心照顾丈夫,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左邻右舍都夸她是个贤淑的好媳妇。

           段伟霞 女,现年42岁,县政法楼一名清洁工,平型关义工联一名优秀义工。她总是把奉献自己和帮助别人当成最大的快乐。在敬老助残帮孤济困活动中,她不仅自己积极参与,还带动丈夫共同参与。她把平时收集来的废书、塑料瓶等卖来的钱一点点积攒起来,不论哪里有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把钱拿出来给予帮助。而自己家里却到现在还看着14寸的黑白电视。她是一名普通单位清洁工,对工作真诚热爱,乐于助人,勤于奉献。连续五年被评为“平型关义工联优秀义工”。

           刘成功 男,现年75岁,王庄村村民。1976年他从朔县农校畜牧专业毕业后,正赶上父母身体不好,且家里还有一个患眼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弟弟和四个尚未成年的妹妹,父母累死累活一年下来也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看着一天天苍老下去的父母那无望的目光,刘成功毅然挑起了养家的大梁。四十岁那年妻子撒手人寰,给他留下了十二岁的独生儿子,那时的弟弟双眼完全失明,生活不能自理。鉴于现实所致,他断绝了续弦的念头,承担起了赡养父母、照顾弟弟、拉扯儿子的全部责任。直到父母双双高龄善终,儿子成家立业,而他却仍旧在家里照料着双目失明的弟弟,始终如一,无怨无悔。由于他在学校里学过打针输液的基本医疗技术,每当邻里相亲患病以后,他都会闻声前往探望诊治。几十年下来,全村谁家有几口人,身体状况怎样,他都了如指掌。除此以外,他还利用农闲时间上山采草药做成偏方药,为乡亲们免费治疗疾病。就这样,他成了村里不拿工资的“赤脚医生”,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称赞。

            杨桂枝 女,现年46岁,巨羊驼村村民。她的婆婆以前患膀胱炎、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且78岁的公公已无劳动能力。杨桂枝经常帮助种地、收秋和料理家务。去年腊月初八,婆婆突然患脑出血住进了医院,她撇下家中一切事物,去医院承担起伺候婆婆的重担。婆婆瘫痪在床,她给端屎接尿,擦身换衣,白天给婆婆洗衣、喂饭。在伺候婆婆的岁月中,她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婆婆一夜尿20多次,她每次都耐心为其接尿,换尿褥,几乎整夜不能入睡。为了减轻她的负担,公公提出让三个儿媳和女儿轮流伺候,但有时候哥嫂因故不能洗尿褥子,还是留给了她。妹妹身体有病,洗洗涮涮的家务她全部包揽到自己身上。她用孝心诠释了人间大爱,用行动谱写了人间真情,她的至亲孝心感动了身边人,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蔺该平 女,现年56岁,红石塄村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婆婆在世的时候经常生病,需要照顾,她主动担起了照料婆婆的重担。平时,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尽力给予满足。端屎端尿倒水送饭她从来毫无怨言。2011年,丈夫患严重脑出血、尿毒症,曾一度卧床不起,心灰意冷,脾气也变得很暴躁,经常发脾气。但她毫无怨言,对丈夫不离不弃。多年来,蔺该平用爱心操持着整个家庭。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尊敬长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为丈夫带来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成为全村人人夸奖的好女人。

           赵海梅 女,现年54岁,落水河中学九年级英语教师。任教三十多年,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她用心关爱教育每个学生,视生如子,从不歧视贫困生和纪律差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替他们排忧解难,疏导思想。以高度负责的人格魅力去关爱、感染和启迪每一个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学中努力尝试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几十年如一日,她凭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孜孜不倦”的态度,让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她的关心下成长成才。1987、1992、1994年她分别获得县级模范教师、教学能手等称号,2002年获得大同市骨干教师的殊荣,2009被评为大同市优秀班主任,2012年被评为山西省文明和谐家庭,在2007年到2013年历届的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竞赛中连续荣获优秀辅导奖,并曾有多名学生荣获特等奖。2016年再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2017年又荣获大同市优秀教师的殊荣。

           岳四珍 女,现年45岁,落水河村村民。1992年嫁于本村李建强为妻,婚后育有两男一女。家中有一孤寡婆婆,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虽艰难,但很幸福。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9月10日,其在水泥厂打工的丈夫在工作中下肢受伤,在医院接受长期治疗无果,最终导致下肢瘫痪,常年卧床不起。她用真情陪伴着瘫痪在床的丈夫,多年来陪护丈夫治病、亲自护理,鼓励丈夫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她怀着心疼与爱怜,任劳任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她的精心关怀和照顾下,丈夫虽然卧床不起,但精神状态良好,乐观自信。在照顾丈夫的同时也悉心照料着婆婆,毫无怨言,无悔付出。老人曾感动的对邻里说:这孩子比亲闺女还亲。她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婆婆的老年生活,她用爱支撑着丈夫瘫痪的双腿,她用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如今,八年过去了,岳四珍用爱心操持着整个家庭。她的事迹为邻里所称道,得到了村民的赞扬。

           孙海红 女,现年30岁,石家田村村民。她勤劳能干,勇挑重担,用一颗善良心,赡养84岁高龄的大伯、智障的婆婆和单身的小叔。每天5点钟起床做饭,送丈夫、小叔子出车打工,安排两个女儿去学校。安顿好两个小孩以后,她才能吃几口残羹冷饭。她经常给智障的婆婆洗澡、洗头、剪指甲,给大伯洗衣服。每当老人生病,她忙着买药、请医生,喂水喂药,精心照料,就像亲爹亲娘似的服侍。每年过春节,自己舍不得买新衣服,也要给大伯、婆婆和孩子们每人做一身新衣服。每当家里有了水果、副食之类的,先让老人们品尝。寒来暑往,数年如一日,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她从无抱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用爱心和孝心演绎着人间真情;她不畏艰难、固守亲情,贤惠勤劳的可贵品德受到了人们的赞美和敬重。

           李文珍 女,现年31岁,平型关寄宿制学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她不仅注重教书育人,更注重心理辅导。在她教过的一个班级中,单亲的孩子就有六人,留守儿童更是高达十一人。这些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无法享受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感情的关注和呵护,性格经常出现问题,自闭、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李文珍认识到,这些孩子首先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心灵上的问候。于是,她把自己当成孩子们的姐姐,开展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家庭背景,思考一个孩子行为习惯、性格秉性形成的真正原因,与学生交朋友,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奋进。她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温暖了孩子们的心,为农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

           李红栋 男,现年38岁,上关村第一书记。地处我县南部山区的上关村,是抗日根据地、革命老区。全村老弱病残多,社情复杂,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谷、黍等传统农业作物,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困村。他担任第一书记后,走村串户访民情,上山下田找穷根,问诊把脉开良方。在上关村,村民经常会看到这位个子不算高、身材略胖的“编外村民”,整天不是穿行在田间地头、指导群众生产,就是坐在村民家中,与贫困户促膝谈心,或者呆在村委会,接待群众咨询,整理扶贫档案。几年来,他以村为家,积极争取扶贫资金,推广农作物新技术,寻找农副产品销路,想方设法扩大村民增收渠道。他的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被上关村的乡亲们誉为“编外村民,自家人”

           李东明 男,现年43岁,县总工会派驻白崖台乡长沟村工作队队长。长沟村距离乡政府60多里,交通不便。从驻村一开始,李东明朴素的衣着打扮、平实的工作作风就让村里人从情感上接纳了他。每天一大早,他就开始忙着在老乡家“串门”,看看有啥需要解决的事儿。他不仅是队长,是村里的快递员、义务修理工,更是全村人的公务员。在村里发展乌鸡养殖项目,为村民找销路。2018年,白崖台乡政府乘势发力,在全乡开发了以长沟为引领的乌鸡养殖脱贫项目。在他和队友们的努力下,不仅修通了共计3公里长的进村道路,又拓宽了5公里的村前公路。他积极联系水务局,帮助吃水困难的长沟和滑车岭铺两个自然村把自来水接到村民的家中,解决了当地人畜吃水安全问题;跑财政局,为村中安装了25盏太阳能路灯。向上级申请资金,为村里购置了农用三轮车,解决了村民清理垃圾、清理河道缺运输工具等问题。为村里新建了磨坊,结束了长期以来村民们碾米磨面到外村的历史。

           孟卫玲 女,现年48岁,灵丘县上寨南村村民。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婆婆因病高烧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繁琐的护理工作,一直到婆婆安然辞世。几年前,丈夫的大哥又不幸因脑梗落下了一身残疾,行走不便口齿不清无法自理。而大哥因早年丧妻,孩子还在念书,实在无人照顾,孟卫玲又一次义无反顾地担负起照顾大哥的重任。十多年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大义之道,一日三餐洗洗涮涮风雨无阻。她用行动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孝老敬亲、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二、拟表彰文明家庭、校园、村公示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1、文明家庭(15个):

    李秀丽 刘桂叶 樊春花 乔 佐

    张智慧 王文化 温二女 聂改平

    郤富清 董二女 杜转勤 乔先云

    王义莲 王晓梅 耿艳梅

    2、文明校园(12个):

    灵丘第一中学校、灵丘第二中学校、灵丘第三中学校、石家田九年制学校、武灵镇城内小学、隆昌学校、北洋小学、古之河中学、黑龙河九年制学校、落水河小学、东河南小学、上寨明德小学

    3、文明村(56个):

    武灵镇:支角、西驼水、东福田、黑龙河、西福田、支洼、庄头、前三角

    东河南镇:清泥涧、古之河、东河南、小寨

    上寨镇:上寨、刘庄、上寨南、口头、石矾

    落水河乡:乐陶山、招柏、新河峪、巨羊驼

    赵北乡:草滩、白崖峪、赵北、黄石驼、白马寺

    白崖台乡:东长城、铺西、冉庄

    独峪乡:张家湾、西漕沟、曲回寺、河浙、东庄、香炉石

    下关乡:杨庄、上关、白水岭、谢子坪

    红石塄乡:下车河、边台村、红石塄、上沿河、下沿河

    史庄乡:兴旺庄、甄村、史庄、盘道沟

    柳科乡:柳科、彭庄新村、伊家店、白北堡

    石家田乡:下北罗、焦庄、石家田、孙庄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